原文作者:SaraReardon
研究发现,顶级医学期刊中,女性作者的论文被引次数只有男性作者的一半。
一项研究发现,顶级医学期刊中女性作者的论文被引次数远低于男性作者。
这项研究[1]发表在JAMANetworkOpen上,研究分析了年至年在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余篇论文的被引数据。
医学研究领域女性被引用的概率低于男性。来源:SmithCollection/Gado/Getty
之前有研究发现,在一些别的领域,男性作者的论文被引量比女性作者更高[2]。PaulaChatterjee是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她既是医生也是研究员,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医学和住院护理。她说,有些人提出,之所以存在这种差距,是因为男性作者发表的研究质量更高、影响力更大。但她不以为然。她从私底下得知,周围女同事在被引量上比男同事逊色不少,即使研究都是发表在一些高影响力期刊上。
她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既是医生又是经济学家的RachelWerner共同分析了在《内科学年鉴》(AnnalsofInternalMedicine)、《英国医学杂志》(BMJ)、《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Internal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发表的篇文章。研究团队利用一个能将名字对应到性别的在线数据库,统计了每篇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性别。(Chatterjee说该数据库只能区分名字的男女性别,无法区分非二元性别的作者。)团队发现,这些论文中只有36%的第一作者和26%的通讯作者为女性。
Chatterjee和Werner在分析每篇文章的被引量时发现,以被引次数中位数衡量,女性第一作者的论文比男性第一作者的论文少了1/3的被引量;女性通讯作者的论文比男性通讯作者的论文少了1/4的被引量;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皆为女性的论文比两者皆为男性的论文少了一半的被引量。
连锁反应
这一研究结果对女性研究员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被引量被看作是评价论文重要性的关键指标,虽然这个评价体系仍有缺陷,但大学和资助机构在评估终身教职和研究经费时,以及在进行录用或晋升决策时,都会考虑这一指标。
Chatterjee相信这种偏见是不分国界的。她认为出现这种不对等的最大原因在于,女性和男性在医学领域获得的相对可见度不同。男性研究员比女性研究员更容易收到学术和医疗会议[3]的演讲邀请,他们的研究会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上推广,使得别的作者在查找文献时更容易想起他们的研究。此外,女性研究员的工作社交圈一般更小,意味着她们的研究被别人注意到的概率也更小[4]。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医学研究员JulieSilver对这个结果一点不意外。她认为有很多因素牵涉其中。比如,相比女性研究员,男性研究员的自我引用概率更高[5]。年的一项研究[6]发现,男性作者更喜欢使用“创新”“有前景”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研究,这会让他们的研究更容易被查文献的其他作者看到。
但Silver认为隐性偏见(implicitbias)也不容忽视。比如,她认为参会者会有意无意避开女性学者的演讲,或是在潜意识里拒绝承认她们的研究价值,这会导致他们在撰写该领域的论文时记不起这些女性作者的贡献。此外,期刊和研究机构在宣传女性作者的文章时也不会全力以赴。Silver自己的研究还发现,各大医学会较少在邮件简讯中介绍女性学者的研究[7]或是给予她们嘉奖[8],这种不平等会降低这些女性学者的可见度。
拨乱反正
这篇论文之所以